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于7月6-9日圆满举行,本次夏令营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的70名优秀学子参加。
Part.1
开营
7月7日上午,开营仪式在理学院E3153报告厅正式举行,由地空系研究生教学秘书陈莹老师主持。地空系系主任陈晓非院士首先致辞,对参加本届夏令营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接着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系主任刘凯军教授就师资队伍、教学平台、科研成果、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等方面对我系基本情况做了简要介绍。随后,不同研究领域的教授介绍了各自课题组的基本情况,并与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针对学生们提出的科研问题,地空系的教授们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现场氛围轻松活跃。
陈晓非致辞
刘凯军致辞
开营仪式现场
营员们认真听讲
Part.2
考核
7月7日下午至8日全天,地空系对参加夏令营的学生们进行了面试考核,同学们结合各自的本科学习及科研经历展示自身的学术积累及个人优势,积极地与教授们交流互动。
Part.3
游览
7月9日上午,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在志愿者的陪同下,进行了深圳市市容市貌游览。
Part.4
实验室参观
7月9日下午,营员们分三组分别参观了地空系多个实验室,帮助同学们近距离了解我系的实验室情况及相关科研进展情况。
在地震-电磁联合探测实验室内,幺永超博士和应志奇研究助理向大家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仪器及涉及到的各种实验,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三年的潜心攻关,我系陈晓非院士、何展翔研究教授带领海洋地震-电磁探测系统研发团队,针对海洋资源单一方法遇到的瓶颈,研制出海洋地震-电磁一体化探测技术及设备,可为深海目标提供“B超+CT”联合的多参数探测。并于日前,在南海北部珠江口海域开展海上试验,凭借最新研制的地震-电磁一体化探测系统和地震-电磁联合反演软件,首次成功完成4个测点地震-电磁一体化数据采集。
地质灾害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滑坡灾害的监测预警,主要通过地球物理的方法了解坡体地质及水文信息,感知滑坡状态。目前主要以防灾减灾和保障国家重大工程的安全需求为导向,聚焦自然和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生成背景、形成机理、早期识别、监测预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国家目标提供全面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参观现场由韩鹏课题组研究生李双双向大家介绍了实验室的仪器及常用的各种监测方法。
地震观测实验室主要从事观测地震学研究,基于野外地震观测数据,利用先进的地震学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同时结合地质学、矿物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等学科,一方面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物质组成和动力学演化过程,探索地球深部的奥秘;另一方面通过地震检测定位、震源机制解反演及其他震源参数测定,认识地震的孕育机制、破裂过程、时空演化特征以及致灾机理等。地空系实验员李波、俞春泉老师课题组科研助理姚强分别为营员介绍了实验室相关科研设备和研究进展,尤以4G节点式地震仪和滇南宽频带地震台网,引发营员的广泛讨论。
偏光显微镜及岩矿分析实验室主要承担《普通地质学》、《地球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实习任务及相关科研需求。陈斌老师课题组博士李文静为营员们介绍了相关科研设备和课题组当前研究方向与进展。实验室日常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掌握矿物、岩石、微体化石及地质构造在显微镜下观察、描述的方法;科研方面重点服务于地空系的地球及行星构造演化、矿产资源、环境等研究课题项目,为其提供岩石矿物分析观测方面的重要支撑。
矿物物理实验室由地空系景志成副教授负责搭建和运行,主要利用高压实验方法模拟地球与行星内部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揭示物质在不同构造环境下物相组成、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讨论地球与行星的形成、热演化历史以及动力学过程。由蒲畅博士向营员们介绍了实验室自主搭建的主要设备及代表性研究成果。
Part.5
结营
7月9日下午,在实验室参观结束后,地空系进行了结营仪式,由林玉峰副教授及俞春泉副教授为优秀营员们颁发了证书,并欢迎优秀的学子能够加入地空系,共同期待在明年九月再次相聚南科大!
优秀营员合影
SUSTech ESS
欢迎您!
部分图源:谭鑫
审核:陈莹 任恒鑫 俞春泉
排版:吴欣莹
编辑:黄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