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在高原湖泊水量变化中的定量贡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GNSS和InSAR等高分辨率地球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从地表形变的角度“看见”地下水成为可能。这是否也在为揭示湖泊系统中地下水的真实作用和贡献打开新的窗口?
查看详情+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景志成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深部物质研究团队在全球洋岛玄武岩的成因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Deep evolution of carbonated magmas controls ocean island basalt chemistry”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
查看详情+2025年6月7日上午,南科大会议中心音乐厅迎来一场学术盛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德仁教授做客第407期南科大讲堂,以“论无所不在的时空智能”为题,带来了一场关于测绘遥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讲座。
查看详情+日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张捷应邀做客理学院第194期科学大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发展另一个规模化的地球物理学工业”的讲座,分享其在工业化地球物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系主任陈晓非主持。
查看详情+5月15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Andrew Jackson应邀做客理学院第193期科学大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地球发电机理论:百年难题与新的机遇”的讲座。此次讲座聚焦地球与行星磁场的起源和演化,系统地介绍了磁流体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和地球发电机数值模拟的前沿进展。讲座由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主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