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12年获武汉大学博士学位。2012-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2018-2021年任中山大学副研究员。先后于2010-2011年赴香港理工大学,2016-2017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开展合作研究。长期从事行星物理大地测量和空间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核心科学家成员深度参与了我国“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的项目预研、地面试验、数据处理与科学应用工作,也是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团队成员。迄今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Icaru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4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授权3项国家发明专利,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担任《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Earth, Planets and Space》等期刊审稿人。
教育背景
2006-2012, 博士, 武汉大学
2008-2010, 访问学者,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010-2011, 访问学者, 香港理工大学
2002-2006, 学士, 武汉大学
工作经历
2018-2021, 副研究员, 中山大学, 行星环境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
2018-2021, 访问学者, 南方科技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16-2017, 访问学者, 日本北海道大学, 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2012-2018,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月球与深空探测研究部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 月球断层产状与动力学研究,2023-2023,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月球极区物质密度分布模型及撞击坑均衡状态研究, 2014-2016, 主持
国家重大专项探月二期科研项目子课题: 月球重力场与月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的研究, 2014, 主持
国家重大专项探月二期科研项目子课题: 科学探测场景重构的验证试验, 2014, 主持
国家重大专项探月三期科研项目子课题: 图像数据光度校正和彩色复原方法研究, 2015, 主持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 撞击坑退化状态的定年方法研究, 2020-2024, 骨干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项目: 火星大气空间辐射环境的研究, 2020-2022,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月球早期撞击事件研究, 2015-2019,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深空探测多视光学影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研究, 2019-2021, 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联合多源探测数据的月球极区控制网构建方法研究, 2016-2018,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