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 INTERVIEW WITH TEACHERS
清代唐甄有言:“学贵得师。”能与良师相伴是我们前行路上莫大的荣幸。在地空系的大家庭中,就有着许多令人尊敬的师长,指导着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前行。
地空系现开启“学贵得师”系列推送,每一篇推送都将会采访一位地空系的老师,请他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本期的受访老师:
胡佳顺老师
胡佳顺
HU Jiashun
副教授
-------
研究方向:地球动力学、数值计算、数据同化、板块运动、俯冲带地质与地球物理
#1 结缘
地空系老师专访的第十期,我们请到了胡佳顺老师。
当我们问及胡老师为什么选择地球物理,他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先选择后热爱。
“高考后,负责我们地区招生的老师恰好是地球物理专业的教授,他在我填报志愿之前联系到我,热情推荐地球物理。那时,高中的我只是跟着老师学习每个学科,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有兴趣。于是就想地球物理能挖石油啊,工资待遇高,还能为国家能源产业做贡献,听上去还是很棒的,就这么报了名。”
“大学的前三年主要以学习为主,那时的我也是有些心急,感觉课堂上的知识似乎都是"确定的"——地核多大、地幔多深.....仿佛地球早已被人类研究透了。这与我一直怀揣着的科学家梦想产生了冲突,导致我一度怀疑自己一时冲动,选错了路。”
这种选择上的犹疑会出现在很多同学身上,胡老师说,当他消解疑虑,开始感觉地球物理研究有意思,是在自己亲自开始挖掘未知之后。“在后续的大学学习以及在研究生阶段,你会慢慢地开始进行深度思考,开始尝试去解决一些争议,偶尔有一点‘灵光乍现’的感觉。你逐渐可以对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时候你感觉自己已经参与其中了,甚至发现有时别人会更愿意接受你的理解,觉得你讲得更有道理。这个时候正反馈就开始出现了,你会觉得做研究越来越有意思。在我做了导师之后,这种正反馈得到了进一步增长,以前我只是一个人在做研究,连续几个月当中能有一个闪光点就不错了。当学生多了之后,他们研究中的灵光乍现也会反馈给我,趣味的正反馈会越来越多,是以前的好几倍。”
现在回头看,当初不假思索的选择,反而歪打正着闯进了一片星辰大海。
办公室中的胡佳顺老师
#2 科研经历
胡老师的研究方向主要围绕板块与地幔的协同演化,进行有关板块构造、板块重组方面的研究。
“我的研究主要围绕板块与地幔的协同演化。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日常就是建模型、跑数据、然后推翻重来。研究会受到很多限制,比如计算机的算力、模型的分辨率等问题,需要不断尝试一些更先进的方法进行实验,逐渐克服这些问题。
“比如太平洋板块转向之谜,4700万年前,太平洋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突然拐了60度,这个经典问题有很多解释:是地幔柱运动突然间转向了,还是板块运动突然间转向了?这种快速的变化反映了板块构造和地幔柱构造一些本质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我建了几百个模型,如果要换算成国内的机时,可能跑了100多万的人民币,结果全都没办法很好地拟合现实的岛链。后来我发现,问题出在太平洋板块的历史,前人的板块运动历史模型没有考虑太平洋板块内部一些复杂的地质过程。修正数据后,一下就跑通了,很有意思。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去年发的那篇Nature,讲为什么青藏高原和印度板块加速汇聚。文章里讲的规律最早是在安第斯发现的。我没事干的时候就看安第斯山脉地图,偶然发现在山脉高的地方,海沟沉积物少;山脉低的地方,沉积物多。经过一番推演,推测是不是气候直接产生的沉积物影响俯冲通道的粘度,导致板块应力变化,直接影响了安第斯山的造山?我当时兴奋了一两天,气候影响构造这是一个很难想到的途径。后来,我不断地找文献、做模型,把前人较局限的观点逐步完善,提出了五千万年前以来安第斯造山时空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胡佳顺老师的办公柜与荣誉证书
#3 科研与生活的平衡
科研和生活的平衡是很重要的,胡老师在科研之余也会有放松的活动,看看球赛,去一些风景比较好的地方自驾游。
胡佳顺老师运动时用的球拍
“之前博士毕业去加州理工读博士后,需要从东部穿过整个美国到西部,会经过很多的国家地质公园,风景非常好。过了洛基山脉之后,一直到盐湖城,那片广袤地方的地貌有点像火星,红土大陆的感觉,一大片一大片红色的土壤,植被稀疏,感觉很奇异。
“我一直想去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安第斯山脉,但是只能从图片里看到那边的风景。学地球科学还是得出去,不管是以考察还是旅游的名义,一定要亲身感受一下地球之美。相比于去城市旅游,看人类建筑,我还是更能和自然风光产生共鸣。时常在想要是哪天躺平了,我是不是可以提升一下自己的摄影技术,然后拿个相机去世界各地拍自然风光呢,哈哈哈。”
#4 给本科生的建议
①别怕"海王式"套磁
“本科生不需要太专一,多找老师聊天,多问问‘你这个研究怎么做?我能试试吗?’
“我见过最成功的学生,就是靠‘广撒网’拿到了伯克利教授的强推。”
② GPA3.5够用了
“与其纠结分数,不如攒点科研经历。主动申请进组做实验,哪怕简单读文献,也能让你积攒履历,逐步脱颖而出——主动性比完美简历更重要。”
老师寄语
TEACHER GIFTS
送大家一句我的座右铭:"不忘初心,百炼自得。"练剑挥刀一百万次,功力自然来。选定了路,就坚持走下去。谁知道呢?说不定下一个随意的选择,会带你走向意想不到的精彩。
”
SUSTech ESS
最后,再次感谢胡佳顺老师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相信,地空系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一定会成为南科大熠熠生辉的星光!
---南方科技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学生会
采访:白晨熹
文字:郑桓淇
排版:陈文韬
审核:胡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