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第一学生党支部联合广东省地质局韶关地质调查中心,走进平远实验小学开展地质灾害小知识培训活动,为240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安全课。
活动现场,第一学生党支部的崔文峰博士、卢嘉伟硕士分别面向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开展科普讲座。作为地质灾害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两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典型地质灾害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成因机理、识别要点及避险自救技巧,同时介绍了当前成熟的灾害监测技术与防范措施。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 "如何快速识别地质灾害隐患"" 遇到滑坡该往哪个方向逃生 " 等问题踊跃提问,崔文峰与卢嘉伟逐一耐心解答,现场学习氛围热烈浓厚。此次富有意义的科普活动也受到了平远当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传播覆盖面。
讲座期间,卢嘉伟硕士通过示意图生动解析了崩塌发生的地质结构,他介绍道:"山坡岩石中的'节理'(应力形成的小裂缝)是重要隐患点,在暴雨、地震或人类活动触发下,陡峭山坡上的石块易沿节理滚落,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直观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地质灾害形成原理有了清晰认知。
卢嘉伟科普崩塌发生的地质结构
针对广东省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现状,崔文峰博士通过实物图片展示,详细介绍了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体系。他提到,科学家已研发出多种专业仪器设备用于灾害检测与预防,例如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精准捕捉山体微小位移,通过遥感技术大范围监测区域降雨分布与地表变化,结合裂缝监测仪实时追踪山体裂缝发展趋势,同时联动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这些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全天候、自动化、实时化的监测与数据管理,帮助科研人员和防灾部门及时掌握灾害风险动态,为科学决策和提前预警提供有力支撑,让大家直观了解到科技如何为防灾减灾"保驾护航"。
崔文峰在介绍地质灾害的检测仪器
同学们在认真听课
活动中,广东省地质局韶关地质调查中心还向学校赠送了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地质环境总站编制的地质灾害宣传册、防灾避险宣传画等资料共计800余份,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资料内容,帮助师生们进一步巩固安全知识。
姚校长和郑永浩工程师
韶关地质调查中心的同学在分发地质灾害宣传册
广东省是地质灾害易发省份,此次培训活动将专业地质知识转化为校园安全 "防护指南",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活动也受到了平远当地媒体的关注。平远实验小学姚校长表示,活动为校园安全防线再添 "硬核" 保障,学校将持续加强安全知识普及,共同筑牢平安校园根基。
--- 南方科技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图:卢嘉伟
文:卢嘉伟、崔文峰
排版:白晨熹
审核:陈克杰、王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