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在本次年会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发了2025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俞春泉获奖(本届共有13名科技工作者获此奖),以表彰他在观测地震学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


“傅承义青年科技奖”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设立,每年评选并颁发一次,旨在嘉奖过去五年内在地球物理学科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中国青年地球物理工作者。该奖项秉持着激励与引导的宗旨,致力于奖励那些心怀家国、秉持“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科学精神,且具备优良职业道德的年轻地球物理工作者。通过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推动地球物理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鼓励更多青年才俊在地球物理领域开展创新性工作。


俞春泉在典礼现场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作为我国地球物理领域规模最为庞大、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团体,自1947年8月创立以来,始终积极投身于前沿研究,广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在推动学科发展、助力科技进步以及促进地球物理事业繁荣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物链接:

俞春泉,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2007年和2010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6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016-2018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地震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初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宽频带观测地震学、地球内部结构成像以及地震震源参数研究。迄今为止,在Natur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EPSL、GRL、JGR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目前担任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G-Cubed)和Earthquake Science (EQS) 副主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震学专委会秘书长以及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方科技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