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约,如期而至


“你听说了吗,地空系的实习体验营又开张了!”


当这个消息在同学们之间热烈传递,对沙滩逐浪、山海穿行、星空探秘的期待被瞬间点燃。2025年11月21日-23日,一份来自大鹏半岛的邀请如约而至。地球与空间科学系7位老师、4位助教、8位同学与来自各个书院的56位大一新生组队成功,共同奔赴西涌的碧海蓝天。在三天两晚的时光里,我们将把山川湖海的壮阔、宇宙星辰的神秘都变成触手可及的快乐与成长!


开营仪式上,领队杨迪琨老师介绍地空系及活动日程





# 01

火热沙滩,以趣探理




澄澈的天空万里无云,映衬着无边的大海碧蓝如玉。西涌的海岸线宛如一幅自然绘就的绝美长卷,悠然地展开在眼前。同学们的到来让原本安静的沙滩变得火热,一场考验瞄准力的扔沙包比赛角逐过后,第三队同学顺利拿到了下一场拔河比赛的直接晋级权。而从初赛开始的另外六支队伍,两两站在拔河绳的两端剑拔弩张。绳中间的系带左右摇摆,双方队员的肌肉紧绷,脸蛋憋得通红,随着口号有节奏地一齐使劲,没人肯松半分力气。加油声、欢呼声满天飞舞,青春的气息与海风融为一体,浪花拍岸的声音也变得更加欢快了起来。


美丽的西涌沙滩


沙滩合影


扔沙包比赛



拔河比赛


预热小游戏过后,硬核的寻宝比赛开始了!各组队员轮流上场,展开每人一分钟限时探测:用手机磁力计APP敏锐捕捉磁场异常信号,搜寻埋藏在沙中的“元宝”与“金条”。


杨迪琨老师讲解“寻宝秘诀”——金属探测原理


首轮比赛结束后,根据寻宝数量,优胜队伍优先选取了专业“神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金属探测仪,手持式小巧灵活,“扫雷”式灵敏精准。第二轮探测随即展开,规则不变,工具升级,各队操作愈发娴熟。现场欢呼与惊叹此起彼伏,每一次挖掘都充满期待。经过两轮激烈角逐,总寻宝数最多的队伍荣膺冠军。这场融合地球物理知识与实践乐趣的探宝之旅,在成就感与欢笑声中圆满落幕。


寻宝比赛


一个个圆圆的金属连着一条线插在沙里,旁边还放着一块板和一个大锤,这是要干什么?短周期地震仪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大家轮流拿起锤子,模拟“人工震源”,在地面锤击以激发地震波信号。这些信号通过4G信号或蓝牙实时传输至显示终端,屏幕上即刻显示出清晰的地震波形变化,引来阵阵惊叹。在实际的地震观测中,科学家正是通过分析地震仪记录到的波形数据,解读地震发生的位置、震级、震源机制,甚至反演地下结构的特征。这些信息对于地震研究、实时监测预警、能源勘探以及防灾减灾工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原本觉得高冷的专业设备,在老师的讲解和亲身操作下竟变得亲切起来。沙粒随浪起落,思维随风飞扬,地球科学探索的种子在这片火热的沙滩上悄悄地生长发芽。


俞春泉老师讲解地震仪工作原理


同学们体验抡大锤





# 02

穹顶之上,观天问宇





深圳市天文台背倚苍翠山峦,面朝无垠大海,有着两个标志性的白色球体建筑,在沙滩上就能远远望见。循山海脉络,拾级而上,同学们开启了一场跨越天地的对话。沿途是茂密的亚热带植被,一边是山的巍峨,一边是海的浩瀚,郁郁葱葱的山岭与碧波荡漾的海面在眼前来回切换,诉说着地球变迁的沧海桑田。



天文台美景


走进科普展厅,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同学们,逐一介绍了天文台主要工作内容、天文观测设备的研发与应用、近地天体监测、空间天气预警等核心业务,将遥远的宇宙知识、复杂的观测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故事。


同学们在科普展厅学习


天文台科普展厅前合影


登上球形天文楼,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各种天文观测设备。80厘米口径反射式光学望远镜是这里的 “镇台之宝”,空间分辨率达 0.25 角秒,可探测到比人眼极限暗20万倍的19等暗星,主要用于太阳系外行星搜寻与深空天体观测。而对太阳这颗近距恒星也配备了专项观测设备,三通道全日面太阳望远镜可实时监测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活动,通过可见光、Hα 等多波段成像,完整记录太阳表面的动态变化。


天文台球形天文楼参观


结束了天文台之行,黄昏渐至,落日熔金,同学们沿着滨海栈道下山,脚下是海浪亿万年雕琢的礁石,眼前是橘红与瑰紫晕染的天海,自然之美竟能如此摄人心魄。天地辽阔,万物相连,而探索的脚步,正始于这山海相拥的当下。




海滨栈道日落美景





# 03

星垂平野,镜探星河





远离市区的灯火与喧嚣,夜晚的大鹏半岛群星璀璨。老师与助教们在住处的楼顶布置好天文望远镜,同学们也纷纷围聚起来,共同感受遥远的星河近在咫尺。


天文望远镜观星


猎户座的腰带三星熠熠生辉,金牛座的昴星团朦胧似雾,仙女座星系若隐若现……那些曾只在课本中听闻的星座与天体,此刻以清晰可触的模样铺展在天幕;透过8SE望远镜的目镜,木星表面标志性的云带条纹层次分明,土星环的冰质结构如光环般璀璨夺目,星体散发的柔和光芒穿越亿万光年,直抵眼底。更多同学围在70SA望远镜旁,认真听老师讲解望远镜如何自动追踪移动的天体,静静等候摄影机完成曝光,揭秘那些肉眼不可见的、遥远深空天体的真实模样。静谧的夜色中,唯有风声与仪器轻响,同学们的目光追随着星河,对地球与空间科学的探索热忱如星光般愈发明亮。





# 04

山藏石语,海蚀留章





鹿嘴山庄的山海之间,藏着最生动的地球科学课堂。这里地质地貌是中生代以来地球演化历程的集中缩影,兼具海岸地貌与山地地貌的典型特征,是开展地球科学实地教学的天然实验室。电瓶车载着同学们沿海而行,海风拂面带来一路清爽,很快到达步道入口。循着山势攀上悬崖顶端,所见之处是花岗岩峰林巍峨,海蚀崖壁嶙峋,它们都是地球内外力作用的鲜活见证。最具代表性的海蚀洞是因电影《美人鱼》取景而闻名的 “美人鱼洞”,由海浪沿花岗岩岩体的节理裂隙持续侵蚀而成,洞壁经海水长期浸润呈现出温润的光泽,是海蚀作用塑造地貌的经典范例。


鹿嘴山庄悬崖顶端合照


美人鱼洞





# 05

点点回响,皆为序章





海风为伴,山海为卷,快乐的时光仿佛只有一瞬间,三天两晚的实习体验营落下帷幕了,但地空系和同学们的缘分才刚刚奏响绵长的序曲。愿这份对地球与空间的热爱,如海风引航、星光指路,照亮未来的每一段求知旅程。地空系始终在这里,等候与每一位心怀山海的追光者,共赴下一场探索之约,续写更多关于天地、关于成长的精彩篇章!


有意进一步了解地空系

或参加下一次活动的同学

欢迎与我们联系:

yanc32018@sustech.edu.cn(严老师)




---南方科技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图片:实习团队小伙伴

文字:严晨

排版:白晨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