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ech ESS
地
空
之
星
毕业季·致青春
地空系“地空之星”专栏
听听准毕业生们的成长故事
王焱
2019级博士
GPA: 3.76
去向:南方科技大学 博士后
学业科研:
1.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一篇(SCI,一作,一区TOP)
2.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一篇(SCI,一作,二区TOP)
3.参加2022年欧洲地球物理学年会,并做口头报告
收到地空之星的约稿时,我感到非常惶恐,相比于闪耀的星星,我大概只能算是茫茫星辰间的一粒尘埃。作为一名普通的准毕业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与地空系的故事吧。
或许是缘分吧
与地空系的缘分始于2018年,从出生就身在东北的我听到江湖上有关于远方的传说。听说鹏城有一所充满活力的研究型大学,听说那里有陈院士一手创建并坐镇的地空系,听说那里的PI们都非常牛,听说那里的校园风景如画。出于对远方的向往,我报名参加了南科大地空系的夏令营。来到这之后,发现江湖传闻诚不欺我。
2018年南科大地空系夏令营
我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浅地表地球物理,在几经波折后,我选择了跟随刘凯军老师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空间物理方面的研究。记得我小时候,外婆家有一系列关于太阳与九大行星(那时候还是九颗)的科普DVD,里面讲述的太阳系奥秘深深吸引了我,而没想到长大后能有机会从事空间物理研究,这或许就是缘分吧。
刘老师待人非常真诚,入学前他曾提醒我跨专业读博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他告诉我要做好心理准备,而头铁的我则暗自下定决心要做出些成绩,不辜负老师的信任。
校园学习生活
我作为一名空间物理小白,博一以及博二第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上课与旁听中度过的,空间物理方向的三位老师授课风格各异,但所授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刘老师主打一个严谨,每次看他在空间等离子体物理课上推导公式都仿佛在经受洗礼。叶生毅老师主打一个灵活,通过他巧妙的讲解,使得复杂的空间探测仪器的原理更易于理解。杨剑老师主打一个丰富,他所授的空间物理前沿课程涵盖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广,让我对空间物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此外,韩鹏老师的现代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课程对于我后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我主攻的方向是内磁层等离子体波动的观测研究,每天与卫星探测数据打交道。当初选择先做观测也是因为觉得它可能更容易上手,但刘老师的专长是等离子体动力学理论和数值模拟,所以对于观测方面的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大部分还是要自己解决,希望之后能有机会和刘老师学习他的看家本领。
出去“玩”啦
在这四年里,我有幸参加了许多学术交流活动,包括2020CGU(重庆)、第十二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成都)、2021年全国行星科学大会(苏州)、第二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福州)和第八届地学青年论坛(武汉)。这些交流活动加深了我对领域内最近研究进展的了解,而且我有机会向同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从他们的反馈和意见中获得灵感。除了学术交流活动,我还有幸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参加观测活动,我们前往厦门,亲眼目睹壮观的日环食现象,我们还前往海南文昌,亲眼见证了”天问一号”的发射。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和观测经历加深了我对空间物理学领域的理解和热爱。
赴厦门进行日环食观测
赴海南文昌观看天问一号发射
课余生活
在科研生活之余,我喜欢通过体育锻炼放松紧绷的大脑,我尤其喜欢跑马拉松。跑步也是我与自己独处的时刻,我会放飞自己的思绪,感受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羽毛球友谊赛
校园5公里接力赛
校运动会接力四小只
马拉松奖牌
写在最后
作为南科大独立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同时也是地空系空间物理方向毕业的第一位博士,我深感自己的幸运。我得以顺利毕业,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暖心鼓励,离不开系办老师们的辛苦付出,离不开同学们的互相启发和帮助。希望大家相信自己的人生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一路勇往直前。
导师寄语
刘凯军:王焱同学在学习和科研方面踏实努力,博士四年也因此取得了优秀的科研成绩;平时生活中,她与人相处融洽,还是课题组里的马拉松达人。博士毕业当然是学业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庆祝和骄傲的重要里程碑,但更是未来漫漫征途的起点。希望她继续努力,发扬跑马拉松的精神,坚持每天一小步,不断向前,跑向更远大的未来。
图文:王焱
排版:吴欣莹
编辑:黄惠婧